5月的阳光洒在农安县巴吉垒镇新兆牧业养殖基地,一边是牛儿安逸地享受午后时光,健壮身姿尽显,一边是养殖户忙着投喂饲草、清理牛舍,营造舒适安逸的生长环境。“基地占地15公顷,总投资1亿元,采用舍饲和舍外自由运动相结合的养殖模式,今年计划存栏肉牛3000头。”养殖场负责人程兆礼说。
据了解,在农安县每千人中就有21人在养牛,养殖户超2.6万户,已成功从“老牌畜牧大县”蜕变为“肉牛产业强县”。然而,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并非坦途。那么,农安县的肉牛产业将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?
国字号的农牧大县、全国首个县级优质肉食品生产基地、608万亩天然牧场……农安县紧紧抓住吉林省“秸秆变肉”暨千万头肉牛和市“秸秆变肉”暨三百万头肉牛工程重大契机,从2020年年末的25.7万头发展到目前的50.9万头,到“十四五”期末,全县肉牛饲养目标为总量突破100万头,力争占全省十分之一左右。
【资料图】
为了圆满完成目标,实现高质量发展,农安县围绕“11N11”肉牛产业发展战略,全力推进“13321”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,做好“扩量、提质、建链”三篇文章,促进全县肉牛各层面均衡发展,形成亮点上有龙头、有园区、有特色,规模上有大、有中、有小,全产业链上有养殖、有加工、有品牌的发展态势,为省市“秸秆变肉”工程贡献农安力量,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。
定方向
紧抓“11N11和13321”密织立体产业网
“整个项目投资近40亿元,达产后预计年利税达50亿元左右。”长春城开农投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广文说。
作为农安县肉牛产业核心项目——长春城开农投绿色循环畜牧产业园于2021年年初落位巴吉垒镇,目前,打造了一座集“饲料生产、良种繁育、肉牛养殖、屠宰加工、粪污处理”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。
“为确保省市‘秸秆变肉’工程顺利实施,我们绘制了‘11N11’肉牛产业发展战略和‘13321’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。”农安县“秸秆变肉”暨百万头肉牛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广辉说。
农安县打造的“11N11”发展战略是在全县范围内重点打造1个龙头企业,突出发展1个肉牛特色小镇,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东南西北中产业布局,培育N个肉牛养殖示范区,稳步建设100个千头肉牛养殖大村和扶持1000个百头养殖大户,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链延伸,实现现代肉牛产业体系建设。
同时,农安县围绕肉牛繁育、规模养殖、屠宰加工和秸秆饲料化、粪污资源化等制订了“13321”肉牛全产业链发展规划,即:1个优质种源核心基地,养殖、屠宰、加工3个园区,科创、交易和信息3个中心,秸秆饲料化和粪污资源化“两化”利用,打造1个知名农安肉牛品牌。
保增量
紧盯“大中小”冲击65万头目标
来到农安镇孙家油坊村养殖户席伟的牛场,正赶上两头西门塔尔母牛即将产犊,“看情况可能是双胞胎,从前害怕牛犊生下来不活,现在有了保险就不担心了。”席伟说的“保险”指的是2021年开始从省到市逐步推出的肉牛保险。如今,农安县已有15家金融机构为中小养殖户提供肉牛保险支持,保险支持是农安肉牛政策中的一类,按照“抓大”“扶中”“顾小”发展思路,今年肉牛发展量预计超过65万头,力争达到68万头。
在“抓大”上,农安县全力服务龙头企业发展,推动城开农投在今年年底达到4.5万头产能;在“扶中”上,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激励,打造更多规模企业和千头大场,力争今年年底百头饲养大户突破600户,千头肉牛饲养大村达120个;在“顾小”上,用好省市县三级扶持政策,持续推广“放母收犊”“托管代养”等联农带户模式,全县今年年底肉牛养殖场(户)发展到2.8万户。
目前,依托城开农投、认养一头牛、赛升药业“三大龙头”拉动效应,凭借合隆镇三合牧业、“沈阳牛联”集团、勇丰牧业和杨树林乡佳旺牧业、华家镇中耕农牧项目“五驾牛车”示范引领,带动肉牛养殖业快速发展。
全覆盖
党建引领377人包村帮扶
“2021年,我在村里微信群里偶然了解到肉牛养殖相关扶持政策,顿感前景广阔,随即决定返乡创业。”农安县哈拉海镇金大房子村宏盛养殖场场长王伟告诉记者,目前,养殖场存栏200余头育肥牛,计划2025年年底肉牛养殖量达到400头、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。
“您好,我想扩大一下养殖规模,哪款信贷产品更合适?”在巴吉垒肉牛特色产业小镇金融超市,养殖户王贵良认真听取相关人员对信贷产品的介绍,产生了利用“助牧贷”购置一批育肥牛的想法。
农安县将肉牛养殖工作重点放在377个行政村的养殖户上,为了在政策、服务、技术、资金上帮助农民成功养殖肉牛,2021年年底,农安县成立工作专班,由县长挂帅,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,专班办公室设在县畜牧业管理局,主任由局长担任,从各专班成员单位抽调31名精干人员组成7个工作组,并打造了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——肉牛养殖创新模式。
通过“自主养”“招商养”“合作养”及村组党员干部带头等多种方式,农安县在原有下派82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,安排22个县直部门对口帮扶22个乡镇,下派295名机关“中层干部”包保其余295个村,实现包村全县覆盖。截至2022年年底,全县发展“党建引领模式”养殖场约130个。
产融合
“百万肉牛”踏上智能绿色道路
“我们屠宰加工厂年产能达20万头。”长春城开农投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玉柱表示,城开农投在农安县建设了饲料加工厂、有机肥加工厂、净水厂、肉牛生产技术研发中心、数字化肉牛产业信息平台和粗饲料种植基地。
围绕强链、补链、延链,农安县“百万肉牛”建设工程向着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迈进。在强链上,以城开农投20万头屠宰加工项目为延伸节点,推动肉牛产业融合示范园和奶牛三产融合示范园投产达效。在补链上,农安县规划占地30公顷的肉牛交易市场正有序推进,并将在域内重点乡镇建设“肉牛超市”,为养殖户提供交易服务。在延链上,做好“秸秆饲料化”和“粪污资源化”利用文章,实行玉米茎穗兼收试点整村推进及种养结合模式等,并推进“农安安牛”地域品牌和“牛安农”“安农牛”商标注册申报工作,提升农安肉牛知名度。
“2022年,全县秸秆产生量240万吨左右,秸秆饲料化利用115万吨,达到了48%。今年,我们将继续推动青储、黄储及‘粮改饲’等项目实施,旨在提高肉牛养殖饲料质量。”农安县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齐鑫说。
龙头企业带动、政企联民互动、产业园区拉动、养殖大户联动、产研结合促动、优势品牌驱动、金融助力引动、三产融合传动、特色小镇推动、全县举力行动……“十动”发展框架已经构成,肉牛总量和优质种源培育双轮驱动模式已经形成。未来,农安县将全力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壮大,成为富县裕民的新载体、乡村振兴的新支点。